超威创元总经理孙延先:2020年我国电动汽车电池市场将达1000亿规模
核心提示:中国电池网 平安夜已过,意味着2015年即将过去。我们也将迎接崭新的2016年。纵观2015,在这一年期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开始明显提速,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30万辆已成定局。根据相关预测,未来十年内,动力锂电池产业规模有望突破1600亿元。在此背景下,曾经的铅酸电池企业纷纷转向,开始加大在动力锂电池领域的市场布局。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 平安夜已过,意味着2015年即将过去。我们也将迎接崭新的2016年。纵观2015,在这一年期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开始明显提速,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30万辆已成定局。根据相关预测,未来十年内,动力锂电池产业规模有望突破1600亿元。在此背景下,曾经的铅酸电池企业纷纷转向,开始加大在动力锂电池领域的市场布局。
浙江超威创元实业有限公司作为超威团体旗下主营锂电池业务的全资子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始崛起的背景下,成为超威团体发力动力锂电池领域的先发气力。
为此记者对超威创元总经理孙延提高前辈行了独家专访,分享了超威团体在布局锂电池行业成功经验和对行业发展的看法,以下是访谈实录:
记者:自2007年开始,超威电池就进行了在锂电池领域的研发,能否先容下超威电池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思路,未来产品针对的主要市场是什么?
孙延先:超威的使命是倡导绿色能源,完丽人类糊口。从2006年起超威团体布局锂离子电池,2015年更同步启动了1.2期和2.1期工程,扩大锂电池电芯产能。
同时,在上游采取并购、参股等方式进入BMS、正极材料等枢纽部件和枢纽材料领域。横向与多家电芯企业、PACK企业合作,成立专业的系统集成公司,贴近客户所在地设立子分公司。
下游超威向电池服务、整车服务拓展,并且已经布局电动汽车的出产和智能车的研发;尝试整车租赁和电池租赁等新贸易模式。适时推出电池云服务系统,打造智能电池+云服务的新型服务体系。一句话,超威在打造自己新能源领域的微生态圈,保持竞争上风。
超威未来的核心市场主要有两块:动力和储能;当然,也会适当涉足其他领域。
记者:目前超威在锂电池方面已经开发了哪些产品体系?市场应用情况如何?
孙延先:超威开发了聚合物、方型铝壳和18650三种结构体系的锂电池,在材料方面有磷酸铁锂、三元材料、复合材料体系等多系列产品。这些产品分别合用于电动两轮车、电动汽车、储能和3C市场。
其中应用于两轮车的聚合物复合材料体系产品,因其寿命长、高安全和比能量高等特点,受到用户的信赖,获得相称高的市占率。聚合物三元体系的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由于比能量高、结构灵活等特点,在物流车、乘用车领域广泛应用。而磷酸铁锂体系主要应用于储能。
记者:近年来,包括超威、天能、猛狮科技、南都电源等传统铅酸企业都加大了在锂电领域的布局,与锂电池企业比拟,您以为传统铅酸电池企业的竞争力在哪里?
孙延先:我以为最主要的优势是品牌资源及对市场的理解。
电动汽车和储能电池是锂离子电池目前最大的增量市场,今明两年是供不应求的局面,在这个阶段,企业间是规模和资本的竞争。2017年以后,因为大量资本进入本行业并施展效能,供需关系将倒转。企业间将从品牌、技术、本钱、服务、资本等多方面展开竞争。
当前,动力和储能锂电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期,上下游企业均缺乏安全感。对资金回笼、质量和服务均有担忧,企业需要风险对冲机制。在这样的背景下,安全保障,对于上下游合作至关重要。传统铅酸企业耕耘动力和储能市场近20年,积累大量的市场经验,了解市场和客户需求,20年积累的信誉是合作的有力保障。
记者:2014年超威团体创下海内动力电池行业开展跨国合作的先例,与德国MOLL公司签订了汽车启停电池项目合资合作协议,超威目前在海内和国际的拓展情况如何?
孙延先:团体在海内七省设立18家子分公司;在德国与MOLL成立合资公司,因MOLL公司原来就是欧洲传统车企的合格供方,推测目前市场开拓进展顺利;目前超威的产品(含锂离子电池)笼盖全国各个省份,并远销欧美日、东南亚、南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记者:就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动力电池市场格式而言,主要有两条技术路线,磷酸铁锂和镍钴锰三元材料,超威更看好那种路线?未来产品规划是怎样的?
孙延先:客观上,存在NCA、NCM、LMO、LFP等不同材料体系,但基本确立磷酸铁锂和三元两个方向。从结构上看,市场上存在聚合物、金属壳、塑壳、圆柱多种结构的产品,各有优缺点。这本身意味着行业技术不成熟、尺度化需要漫长过程。
超威在枢纽材料、枢纽零部件、枢纽工艺技术方面有中远期发展规划,有专门的团队承担研发任务,会适时推出适应市场的新品。此外,超威在云服务系统、模块化和锂回收技术方面做了技术贮备。超威面向未来,针对当前电芯技术多元化、非标化的现状,布局了PACK技术和BMS技术,但愿以PACK和BMS技术为核心,寻找电芯的合作伙伴,共同开拓市场。
记者:据了解,超威已经和众多着名汽车企业建立合作,已成为海内多家汽车厂家在动力电池的直接供货商,这其中锂电池占多大比重,未来将如何布局整车供给链?
孙延先:超威2015年电动汽车市场的销售收入中,锂电份额很高。超威未来将多元化(锂电、铅酸、超电容、燃料电池)的电池技术应用于电动汽车,以电池技术为核心,向电池枢纽部件及材料、电芯、系统集成、系统服务、整车制造及运营、梯度利用等环节纵向延伸,打造自己的微生态圈。
记者:从今年开始,物流车等商用车市场开始成为新能源汽车增长最快的一部门,超威如何看这个细分市场?
孙延先:物流车是用户用来赚钱的工具,乘用车是消费品;这两种产品品类面临不同消费群体,客户需求的重点不同。
物流车的用户对综合使用本钱最为敏感,物流车日常运营最大支出是油费。电换油,直接降低运营本钱,直击用户痛点。其次,近期政府在物流车领域补贴力度大,使物流车的价格贴近这个消费群体的购买力,拉动了这波行情。
政策退坡后,价格将成为推广的主要障碍,因此降低电池本钱、转变贸易模式等是面向未来的解决方案。
记者:跟着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的不断增长,动力电池回收和售后服务题目也会随后凸现出来,超威电池在电池回收和售后上有哪些布局和计划?
孙延先:电池是电动汽车的心脏,其功能类似于传统燃油车的发念头。电动汽车电池的质保期为5至8年,就像发念头一样,电池在8年使用期内也需要保养,因此服务是个重要环节。
超威布局独立的服务公司(亿威),买断了8年服务。不仅向用户提供快捷换车、换电池、充电、维修服务,还负责回收电池的梯度利用。服务公司的客户可能是所有的整车厂、电池厂、4S店和储能、通信、电动自行车等。
记者:从明年起,LG和三星在中国动力电池基地将陆续投产,且二者都已打入中国整车企业中,未来海内的动力电池企业势必面对较大的竞争压力,超威如何看三星和LG在海内市场布局?又将如何迎接挑战?
孙延先:2020年,中国电动汽车电池市场将达1000亿规模,各国锂电企业都不会抛却这块大蛋糕。
日韩企业的上风是规模和技术,海内企业的上风是本钱和效率。中日韩各有所长,所以锂电行业现实上是三分天下。未来,动力锂电行业将演变出多种竞争格式。终极结局是,电动汽车电池都会像传统汽车的发念头和电动自行车电池那样,发展成为高集中度的工业。猜测发展期会持续10年,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多家电池企业百花齐放。猜测15年内,行业前5名将占据绝大多数份额,寡头垄断和增速放缓的格式形成,工业步入成熟期。
在贸易模式上,BYD打造了从材料到汽车运营服务的垂直整合工业链,形成自我完善的体系,是抵御强手进攻的有效手段。
超威的专长除了人才、技术,更有服务上风。目前,超威已经布局的4万家服务点,提供快捷、有效的服务,保证用户便利出行。超威推出的1度电尺度化模块,由于其兼容性、可靠性和可维修性,必定会取代VDA尺寸,成为工业的新尺度。这些,都属超威独具的核心能力。
浙江超威创元实业有限公司作为超威团体旗下主营锂电池业务的全资子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始崛起的背景下,成为超威团体发力动力锂电池领域的先发气力。
为此记者对超威创元总经理孙延提高前辈行了独家专访,分享了超威团体在布局锂电池行业成功经验和对行业发展的看法,以下是访谈实录:
记者:自2007年开始,超威电池就进行了在锂电池领域的研发,能否先容下超威电池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思路,未来产品针对的主要市场是什么?
孙延先:超威的使命是倡导绿色能源,完丽人类糊口。从2006年起超威团体布局锂离子电池,2015年更同步启动了1.2期和2.1期工程,扩大锂电池电芯产能。
同时,在上游采取并购、参股等方式进入BMS、正极材料等枢纽部件和枢纽材料领域。横向与多家电芯企业、PACK企业合作,成立专业的系统集成公司,贴近客户所在地设立子分公司。
下游超威向电池服务、整车服务拓展,并且已经布局电动汽车的出产和智能车的研发;尝试整车租赁和电池租赁等新贸易模式。适时推出电池云服务系统,打造智能电池+云服务的新型服务体系。一句话,超威在打造自己新能源领域的微生态圈,保持竞争上风。
超威未来的核心市场主要有两块:动力和储能;当然,也会适当涉足其他领域。
记者:目前超威在锂电池方面已经开发了哪些产品体系?市场应用情况如何?
孙延先:超威开发了聚合物、方型铝壳和18650三种结构体系的锂电池,在材料方面有磷酸铁锂、三元材料、复合材料体系等多系列产品。这些产品分别合用于电动两轮车、电动汽车、储能和3C市场。
其中应用于两轮车的聚合物复合材料体系产品,因其寿命长、高安全和比能量高等特点,受到用户的信赖,获得相称高的市占率。聚合物三元体系的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由于比能量高、结构灵活等特点,在物流车、乘用车领域广泛应用。而磷酸铁锂体系主要应用于储能。
记者:近年来,包括超威、天能、猛狮科技、南都电源等传统铅酸企业都加大了在锂电领域的布局,与锂电池企业比拟,您以为传统铅酸电池企业的竞争力在哪里?
孙延先:我以为最主要的优势是品牌资源及对市场的理解。
电动汽车和储能电池是锂离子电池目前最大的增量市场,今明两年是供不应求的局面,在这个阶段,企业间是规模和资本的竞争。2017年以后,因为大量资本进入本行业并施展效能,供需关系将倒转。企业间将从品牌、技术、本钱、服务、资本等多方面展开竞争。
当前,动力和储能锂电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期,上下游企业均缺乏安全感。对资金回笼、质量和服务均有担忧,企业需要风险对冲机制。在这样的背景下,安全保障,对于上下游合作至关重要。传统铅酸企业耕耘动力和储能市场近20年,积累大量的市场经验,了解市场和客户需求,20年积累的信誉是合作的有力保障。
记者:2014年超威团体创下海内动力电池行业开展跨国合作的先例,与德国MOLL公司签订了汽车启停电池项目合资合作协议,超威目前在海内和国际的拓展情况如何?
孙延先:团体在海内七省设立18家子分公司;在德国与MOLL成立合资公司,因MOLL公司原来就是欧洲传统车企的合格供方,推测目前市场开拓进展顺利;目前超威的产品(含锂离子电池)笼盖全国各个省份,并远销欧美日、东南亚、南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记者:就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动力电池市场格式而言,主要有两条技术路线,磷酸铁锂和镍钴锰三元材料,超威更看好那种路线?未来产品规划是怎样的?
孙延先:客观上,存在NCA、NCM、LMO、LFP等不同材料体系,但基本确立磷酸铁锂和三元两个方向。从结构上看,市场上存在聚合物、金属壳、塑壳、圆柱多种结构的产品,各有优缺点。这本身意味着行业技术不成熟、尺度化需要漫长过程。
超威在枢纽材料、枢纽零部件、枢纽工艺技术方面有中远期发展规划,有专门的团队承担研发任务,会适时推出适应市场的新品。此外,超威在云服务系统、模块化和锂回收技术方面做了技术贮备。超威面向未来,针对当前电芯技术多元化、非标化的现状,布局了PACK技术和BMS技术,但愿以PACK和BMS技术为核心,寻找电芯的合作伙伴,共同开拓市场。
记者:据了解,超威已经和众多着名汽车企业建立合作,已成为海内多家汽车厂家在动力电池的直接供货商,这其中锂电池占多大比重,未来将如何布局整车供给链?
孙延先:超威2015年电动汽车市场的销售收入中,锂电份额很高。超威未来将多元化(锂电、铅酸、超电容、燃料电池)的电池技术应用于电动汽车,以电池技术为核心,向电池枢纽部件及材料、电芯、系统集成、系统服务、整车制造及运营、梯度利用等环节纵向延伸,打造自己的微生态圈。
记者:从今年开始,物流车等商用车市场开始成为新能源汽车增长最快的一部门,超威如何看这个细分市场?
孙延先:物流车是用户用来赚钱的工具,乘用车是消费品;这两种产品品类面临不同消费群体,客户需求的重点不同。
物流车的用户对综合使用本钱最为敏感,物流车日常运营最大支出是油费。电换油,直接降低运营本钱,直击用户痛点。其次,近期政府在物流车领域补贴力度大,使物流车的价格贴近这个消费群体的购买力,拉动了这波行情。
政策退坡后,价格将成为推广的主要障碍,因此降低电池本钱、转变贸易模式等是面向未来的解决方案。
记者:跟着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的不断增长,动力电池回收和售后服务题目也会随后凸现出来,超威电池在电池回收和售后上有哪些布局和计划?
孙延先:电池是电动汽车的心脏,其功能类似于传统燃油车的发念头。电动汽车电池的质保期为5至8年,就像发念头一样,电池在8年使用期内也需要保养,因此服务是个重要环节。
超威布局独立的服务公司(亿威),买断了8年服务。不仅向用户提供快捷换车、换电池、充电、维修服务,还负责回收电池的梯度利用。服务公司的客户可能是所有的整车厂、电池厂、4S店和储能、通信、电动自行车等。
记者:从明年起,LG和三星在中国动力电池基地将陆续投产,且二者都已打入中国整车企业中,未来海内的动力电池企业势必面对较大的竞争压力,超威如何看三星和LG在海内市场布局?又将如何迎接挑战?
孙延先:2020年,中国电动汽车电池市场将达1000亿规模,各国锂电企业都不会抛却这块大蛋糕。
日韩企业的上风是规模和技术,海内企业的上风是本钱和效率。中日韩各有所长,所以锂电行业现实上是三分天下。未来,动力锂电行业将演变出多种竞争格式。终极结局是,电动汽车电池都会像传统汽车的发念头和电动自行车电池那样,发展成为高集中度的工业。猜测发展期会持续10年,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多家电池企业百花齐放。猜测15年内,行业前5名将占据绝大多数份额,寡头垄断和增速放缓的格式形成,工业步入成熟期。
在贸易模式上,BYD打造了从材料到汽车运营服务的垂直整合工业链,形成自我完善的体系,是抵御强手进攻的有效手段。
超威的专长除了人才、技术,更有服务上风。目前,超威已经布局的4万家服务点,提供快捷、有效的服务,保证用户便利出行。超威推出的1度电尺度化模块,由于其兼容性、可靠性和可维修性,必定会取代VDA尺寸,成为工业的新尺度。这些,都属超威独具的核心能力。
更多>同类锂电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