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利磁铁

项目终止,锂电大厂变卖股份!

   2025-03-29 腾讯自选股11810
核心提示:日前, 科陆电子(4.360, -0.04, -0.91%) 发布2024年财报,去年实现营业收入44.31亿元,同比增长5.5%,净利润则为-4.64亿元,亏损收窄;扣非净利润亏损4.77亿元,同比下跌31.6%。

本网讯行业洗牌的背景下,部分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

日前, 科陆电子(4.360, -0.04, -0.91%) 发布2024年财报,去年实现营业收入44.31亿元,同比增长5.5%,净利润则为-4.64亿元,亏损收窄;扣非净利润亏损4.77亿元,同比下跌31.6%。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经是该公司连续四个财年净利润为负。财报显示,2021年至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65亿、-1.01亿和-5.29亿元。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亏损17.60亿元。

科陆电子2024年财报

01

一年亏了4个亿

科陆电子,这个曾被誉为"电表大王"的企业正经历着传统制造业向 新能源 赛道转型的典型阵痛。

分业务来看,科陆电子的主营业务包括 智能电网 业务和 储能 业务。2024年,其智能电网业务的营收为28.65亿元,占比为64.65%;储能业务的营收为14.56亿元,占比为32.86%。

不过,科陆电子储能业务却陷入了“量增利不增”的怪圈,2024年其储能产品销售量为1386MWh,同比37.09%。

分季度来看,科陆电子除了第一季度实现净利润704.5亿元外,二到四季度分别亏损4671.6万元、1.14亿元、3.1亿元。

尤其在第四季度,公司营业收入达到15.3亿元,同比上升78.5%;归母净利润亏损3.1亿元,较上年同期4.51亿元亏损有明显收窄。

在科陆电子看来,去年亏损主要系资产减值损失,同时受储能研发投入加大,对应薪酬费用增加等因素影响,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同比增加。

年报显示,科陆电子2024年计提信用减值损失7342.87万元,计提各项资产减值损失2.72亿元,占到去年盈利不佳的主要责任。研发投入金额达到3.77亿元,较上年同期同比大涨42.46%,研发费用增加的原因是薪酬费用增加。

事实上,科陆电子的亏损与储能市场的内卷也脱不了关系。

“门槛低、风口大”曾是储能吸引跨界者的最大卖点。因此,随着前两年储能市场的持续升温,我国储能企业数量也呈现出井喷式增长,这直接导致行业内卷愈发严重。数据显示,2023年初储能电芯均价0.9元/Wh,2025年已跌至0.3元/Wh,跌幅超66%。

短短三年时间,储能行业便从躺着赚钱变成了赔本赚销售。在此背景下,部分企业虽在技术创新、成本控制及市场多元化方面积极应对,但仍难以摆脱夹缝中求生存的困境,生存空间愈发狭小。

为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健全基础制度规则,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市场准入退出、要素配置等方面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 综合 整治“内卷式”竞争。

02

变卖资股份生存

面对不景气的业绩,科陆电子启动了堪称激进的资产优化:

一方面,公司决定转战海外市场,计划在印度尼西亚建设3GWh储能生产基地,取消投资不超过9.5亿元的佛山储能产业园项目,并注销对应的项目公司。

据悉,科陆电子在2023年8月29日设立全资子公司佛山市科陆储能技术有限公司,负责实施佛山储能产业园项目的投资建设。目前,公司在佛山储能产业园项目上的累计投入金额为7162.53万元(包括5597万元土地出让金)。

另一方面,科陆电子全资子公司“南昌市科陆智能电网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将被以1.25亿元价格转让给南昌康鑫泰商贸有限公司。本次交易完成后,将产生 股权转让 收益仅约2200万元。

科陆电子的两大措施均旨在“聚焦核心主业,剥离非核心业务资产”,通过盘活资金提升公司整体利益。

科陆电子的举措并不是孤例,今年国内外有多家产业链企业选择关停、出售相关资产。

日前, 盛新锂能(12.900, -0.21, -1.60%) 公告两项关联交易,以1亿元向控股股东盛屯集团转让四川盛屯科技50%股权,交易后彻底退出该 房地产 子公司,同时以不超过8,000万元向盛屯科技购置两栋自用办公楼。

今年1月,Northvolt同意将其在 电池回收 公司Hydrovolt中的剩余股份出售给挪威海德鲁公司,此次出售股份的交易价值为7,800万挪威克朗(约合680万美元)。

去年12月, 信义储电 公告,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信义电源(苏州)已同意以2620万元的价格向续力新能源科技(张家港)出售电池生产线。

总结

总体来说,出售资产是企业在面对业绩压力时优化资产结构,提升资产价值,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补充公司现金流的手段之一,折射出产业资本的新逻辑——通过"资本减负+技术聚焦"双轮驱动实现价值重塑,实现自救。

锂电是典型的重资产行业,各个环节,都需要投入生产成本、营运成本、研发成本等持续支出。但现阶段 锂电池 产品的平均售价和锂价持续下降,部分企业业绩压力沉重,在这一趋势下,通过变卖资产谋求生存的手段大概率仍将持续。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锂电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锂电资讯
点击排行
锂电商圈二维码
网站首页  |  历年杂志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隐私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