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手机浏览|联系方式|购物车
企业会员第8年

徐州兆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加关注0

锂电池电解液

搜索
新闻分类
  • 暂无分类
联系方式
  • 联系人:兆达新能源
  • 电话:15996942889
  • 邮件:4964248@qq.com
  • 传真:0516-85038588
  • QQ:4964248
站内搜索
 
荣誉资质
  • 暂未上传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公司新闻 > 锂电池电解液的成分是什么?
公司新闻
锂电池电解液的成分是什么?
2017-02-14IP属地 火星666
    锂电池电解液的组成成分
    2.1有机溶剂
    有机溶剂是电解液的主体部分,电解液的性能与溶剂的性能密切相关。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常用的溶剂有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乙酯(DEC)、碳酸二甲酯(DMC)、碳酸甲乙酯(EMC)等,一般不使用碳酸丙烯酯 (PC)、乙二醇二甲醚(DME)等主要用于锂一次电池的溶剂。PC用于二次电池,与锂离子电池的石墨负极相容性很差,充放电过程中,PC在石墨负极表面 发生分解,同时引起石墨层的剥落,造成电池的循环性能下降。但在EC或EC+DMC复合电解液中能建立起稳定的SEI膜。通常认为,EC与一种链状碳酸酯 的混合溶剂是锂离子电池优良的电解液,如EC+DMC、EC+DEC等。相同的电解质锂盐,如LiPF6或者LiC104,PC+DME体系对于中间相炭 微球C-MCMB材料总是表现出最差的充放电性能(相对于EC+DEC、EC+DMC体系)。但并不绝对,当PC与相关的添加剂用于锂离子电池,有利于提 高电池的低温性能。
    有机溶剂在使用前必须严格控制质量, 如要求纯度在99.9%以上,水分含量必须达到10*l0 -6以下。溶剂的纯度与稳定电压之间有密切联系纯度达标的有机溶剂的氧化电位在5V左右,有机溶剂的氧化电位对于研究防止电池过充、安全性有很大意义回。 严格控制有机溶剂的水分,对于配制合格电解液有着决定性影响。水分降至10*l0-6之下, 能降低LiPF6的分解、减缓SEI膜的分解、防止气涨等。利用分子筛吸附、常压或减压精馏、通入惰性气体的方法,可以使水分含量达到要求。
    2.2 电解质锂盐
    LiPF6是最常用的电解质锂盐,是未来锂盐发展的方向。尽管实验室里也有用LiClO4,、LiAsF6等作电解质,但因为使用LiC104 的电池高温性能不好,再加之LiCl04本身受撞击容易爆炸,又是一种强氧化剂,用于电池中安全性不好,不适合锂离子电池的工业化大规模使用。
    LiPF 对负极稳定,放电容量大,电导率高,内阻小,充放电速度快,但对水分和HF酸极其敏感,易于发生反应,只能在干燥气氛中操作(如环境水分小于20x10 的手套箱内),且不耐高温,80℃~IO0℃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五氟化磷和氟化锂,提纯困难,因此配制电解液时应控制LiPF6溶解放热导致的自分解及溶 剂的热分解。国内生产的LiPF百分含量一般能够达标,但是HF酸含量太高,无法直接用于配制电解液,须经提纯。过去LiPF 依赖进口,但现在国内有一些厂家也能提供质量好的产品,如汕头市金光高科有限公司、天津化工设计研究院、山东肥城市兴泰化工厂等。国外生产的LiPF 质量较好,配制成电解液,水分和HF酸含量稳定,电解液不会变粘发红。
    2.3添加剂
    添加剂的种类繁多,不同的锂离子电池生产厂家对电池的用途、性能要求不一,所选择的添加剂的侧重点也存在差异。一般来说,所用的添加剂主要有三方面的作用:
    (1)改善SEI膜的性能
    锂离子电解液中 加入苯甲醚或其卤代衍生物,能够改善电池的循环性能,减少电池的不可逆容量损失。黄文煌对其机理做了研究,发现苯甲醚与溶剂的还原产物发生反应,生成的 LiOCH,利于电极表面形成高效稳定的SEI膜,从而改善电池的循环性能 。电池的放电平台能够衡量电池在3.6V以上所能释放的能量,一定程度上反映电池的大电流放电特性。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向电解液中加入苯甲醚,能够 延长电池的放电平台,提高电池的放电容量。
    (2)降低电解液中的微量水和HF酸
    如前所述,锂离子电池对电解液中的水和酸要求非常严格。碳化二亚胺类化合物能阻止LiPF6水解成酸,另外,一些金属氧化物如Al2O3,、MgO、BaO、Li2CO3、CaCO3等被用来清除HF,但是相对于LiPF6的水解而言除酸速度太慢,而且难于滤除干净。
    (3)防止过充电、过放电
    电池生产厂家对电池耐过充放性能的要求非常迫切。传统防过充电通过电池内部的保护电路,现在希望向电解液中加入添加剂,如咪唑钠圈、联苯类、咔唑类等化合物阴,该类化合物正处于研究阶段。